首页

呆呆女神

时间:2025-06-01 23:33:57 作者:从馅料“爆改”到“做减法” 长三角端午粽回归食本位 浏览量:14423

  中新社南京6月1日电 题:从馅料“爆改”到“做减法” 长三角端午粽回归食本位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白粽蘸糖才是沪苏浙老饕最爱的温柔暴击,吃完保证‘甜咸党’都沉默”……土风潮味馅料比拼、天南海北咸甜口味之争风云再起。今年端午节前后,长三角粽食渐渐褪去过度包装、舍弃“爆改”内馅,回归节日食本位。无论是线下商超,还是社交平台,朴素白米粽、低卡路里粽被年轻人加入好物清单。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南京的大街小巷中,传统鲜肉粽、蛋黄粽、豆沙粽、蜜枣粽最获人心。在盒马等新零售店面,包装馅料“做减法”的青稞、黄米、红米等低糖杂粮粽,羊肚菌、香菇、杏鲍菇低脂粽被摆放在居中位置。

  从扬州小脚粽、南京四角粽,到浙江嘉兴粽、金华火腿粽,过去“一叶包万物”的繁华喧嚣,逐渐回归为“一叶包己悦”的理性。以往高油脂、重口味的经典粽子,以低盐、低糖、少油的面貌重现江湖,绿色、健康、轻肠胃负担成为端午粽子的新标签。

  黄米粽、藜麦粽、糙米粽、燕麦粽、山药粽受到年轻人青睐。叮咚买菜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低GI(升糖指数)成为不少年轻人选购粽子的参考标准、搜索热词,低GI咸蛋黄肉粽、低GI鲍汁五花肉粽等热销。

  “低GI粽子走红,是健康饮食潮流与传统节日文化碰撞的结果。”在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的专家看来,老饕们关于中华美食“内核”口味碰撞的辩论从未停止。从春日青团、端午粽子,到中秋月饼、春节元宵,传统节日食品也将朝着健康化、营养化方向发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近观|习近平的“农村情结”

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跟谭主分享了他的观察,在全球经济进入复苏期时代,社会民生层面的压力都被放大,包括贫困问题。也是在这样一个节点,中亚各国开始对中国的治理模式感兴趣,通过合作,中国式现代化给了广大中亚国家发展自身经济甚至实现现代化一些启发,让他们有信心以自身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维权关口前移 甘肃逾七千家单位实行“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

“乡村教育要回归人本、唤醒生命、走向未来。”2008年至今,田字格公益创始人、田字格实验学校总校长肖诗坚扎根贵州山区,在她看来,乡村教育的出路在于是否能够创造并拥有专属于农村的教育,属于孩子的教育。

贵州广西至长江中下游等地有强降雨

强化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工作。比如,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做好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关税减免政策提供便利等。

浙江永嘉农产品出口海外 “侨”力量助山区促共富

展览现场,空间布局、色彩灯光等设计把展厅还原成科技考古“实验室”,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展厅中还布置有AI交互设备,展示科技复原面貌后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形象,观众可以和其互动、对话。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中外嘉宾探访囊谦达那寺

从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的50多天时间里,李智敏带领的小分队几乎就没有离开过灾区,晚上搜集整理资料,白天就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地质灾害评估,他们得向大地要答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